应急管理

来源:铁岭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清河分公司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3日

  发现燃气泄漏,千万不能动用明火和启、闭各种电器,如果电灯、吸油烟机、排风扇话,应立即关闭表前阀或灶前等阀门,打开门窗通风,离开现场,到安全地方打电话报修(96177)。

  应急预案

  一、总则

适用范围

  本预案是开清分公司的综合应急预案,针对开清分公司各种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为最大程度减少事故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综合性应急准备工作方案,是开清分公司应对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旨在指导分公司各部门在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时依据应急预案采取应急行动。

  本预案适用于指导开清分公司各个运作层面的突发事件应对。

二、响应分级

  分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依据集团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划分为四级:Ⅰ级(五级事故)、Ⅱ级(四级事故)、Ⅲ级(三级事故)、Ⅳ级(一、二级事故),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见紧急事故预警分类及例子表)。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和从业人员的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启动条件。事故分为四个预警级别,分公司总指挥、现场指挥或其指定人员负责发布适当的预警级别。当分公司发出四级或以上事故时,需向总公司报告,启动公司级预案。

5级事故

(红色预警)

启动公司紧急应变计划,公司总经理依据事故呈报制度向集团和政府相关部门通报,

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启动区域和厂外社会应急响应。

4级事故

(橙色预警)

3级事故

(黄色预警)

启动部门级紧急应变计划/现场处置方案

公司紧急应变管理小组戒备

1或是2级事故(蓝色预警)

启动部门级紧急应变计划/现场处置方案

  注:公司的紧急事故定义可参阅最新版的《项目公司事故呈报制定》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紧急应变领导小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现场指挥

  应急通信组

  资源保障组

  事故监测与评估组

  对外信息发布组

  警戒与疏散组

  现场处置组

  医疗卫生救护组

  后期处置组

  应急响应小组中的各小组,涉及公司各有关部门的应急处置人员,保证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的衔接),但在启动应急预案时,则按需派有关人员现场处置,下表系事故的紧急应变小组设置所承担的相应职责:

行政组织

应急组织

总指挥

副总指挥

事故现场指挥

应急通信组

资源保障组

事故监测与评估组

对外信息发布组

警戒与疏散组

现场处置组

医疗卫生救护组

后期处置组

副总经理

负责

分公司经理

负责

分公司副经理

负责

支持

支持

支持

综合办公室

支持

负责

负责

支持

支持

负责

负责

支持

开原所

支持

支持

负责

支持

负责

支持

负责

八宝门站

支持

铁西站

支持

客服部

支持

支持

支持

负责

支持

支持

负责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紧急应变小组职责

  (1)领导、组织、协调分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启动分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出应急救援决策;

  (3)统一指挥,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4)负责对事故应急工作进行督察和指导;

  (5)必要时向总公司报告事故情况并建议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

  (6)负责发布关闭应急救援令;

  (7)政府有关部门向社会公众发布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时,协助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事故信息,以稳定社会秩序;

  (8)办理应急总指挥交办的其他事项。

  3.2.2总指挥(副总经理):

  负责组织、指挥分公司的应急救援。发生重大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指令;组织指挥分公司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总公司汇报,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等。

  当获悉紧急事故发生,总指挥应及时赶赴分公司会议室。总指挥的责任是初期在分公司全权处理紧急事故,与总公司保持密切联系,并向其取得有关的意见和指示。当初期处理响应流程结束后,由其指定的署理人接替其在分公司主持应急抢险工作,本人尽快到达事故现场指挥应急救援,如因任何原因不能到达现场,由其授权现场指挥全权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其主要职责如下:

  到达事故现场后,接替现场指挥的工作,作出全面控制紧急事故应急

  救援;

  发布预警后,确保所需的外界紧急服务人员已召唤到达现场。如有需

  要,在公安及消防的协助下通知受影响的市民;

  确保已召集主要的紧急事故人员到场;

  不断推测及评估事态的发展;

  在与现场指挥,总公司紧急应变小组及主要紧急事故人员商议后,有

  需要时指挥关闭有关设施及撤离有关人员;

  确保伤亡得到妥善处理。如有需要,通知分公司有关部门联系他们的亲友;

  与紧急服务的有关官员联系,提供有关的意见;

  确保现场执勤人员及居民安全;

  安排记录整个事故的发展及处理;

  当紧急事故处理时间过长,安排换班及提供膳食;

  与总公司紧急应变小组保持联络;

  当险情过后,恢复受影响地方的正常运作;

  宣布完全解决紧急事故及向总公司汇报情况,并执行事故调查及分析。

  3.2.3副总指挥(分公司经理)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时,行使总指挥职责。其主要职责如下:

  协助总指挥开展全面工作;

  与总指挥一起,评估紧急事件的等级及潜在的危险和影响,并确定

  下一步的行动;

  为总指挥提供现场处置建议;

  组织对外联络及信息发布,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3.2.4现场指挥

  无论在任何时候发生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首先进入指挥岗位;接到电话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及有效的控制事故,做好指挥调动等工作。及时向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报告现场情况,寻求总指挥的指示和意见;与总指挥保持密切联络,清楚估算事故的严重性及危害程度,分公司的应急力量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处理,建议决定是否报告社会力量或有关部门人士协助处理,发布紧急事故的预警级别。其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评估紧急事故的情况及决定是否为严重事故。并立即决定相应预警的级别;

  在受影响地点,根据以下次序指挥抢救的工作;

  保障公众及现场人员安全;

  减低对设施财物及环境的损害;

  降低物料的损失;

  在消防单位或医疗救护单位到达前,指挥化学品处理及医疗救护工作,并协助消防单位处理有关的紧急事故;

  确保进行搜索伤亡者;

  确保非必要人员已撤离受影响现场,至一合适集合点。如事故发生在公司范围外可向公安或消防人员建议疏散安排;

  设立通讯点及与总指挥、副总指挥保持密切联络;

  在总指挥未到达之前代行总指挥的工作,尤其是:

  认为有需要,指挥关闭有关设施及疏散可能受事故影响地方的人员;

  确保已经召集的外界紧急服务人员到场;

  确保已经召集的主要紧急事故人员到场;

  向总指挥汇报紧急事故的最新进展;

  向公安或消防人员提供所需的意见和资料;

  尽可能妥善保存证物,以方便将来调查事件起因及发生的情况;

  现场指挥在现场工作时,应佩戴印有[现场指挥]字样及公司标志的袖标或反光背心。

  3.2.5各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服从总指挥、副总指挥的命令,根据本单位的职责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一)现场处置组职责:

  其任务是当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应急队员赶到现场,控制危险源,按照应急处置方案的要求,展开火灾扑救、现场人员搜救、燃气设备设施、容器的堵漏及人员疏散等工作。

  (1)熟悉公司所属单位的地形、地貌及各类燃气设备设施的特性、特征,以及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煤层气的理化特性。

  (2)熟悉各种灭火器材、设施的用途、操作方法、存放地点及使用范围。

  (3)熟练掌握管网、客户、场站、工程等各类应急抢险救援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各类抢修工具、设备、器械、配件的使用方法和存放地点等。

  (4)当发生事故时,全组人员必须迅速赶到事故应急集合点,听从现场指挥的安排,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5)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协助公安消防队的消防抢险救援工作。

  (二)警戒与疏散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现场治安、警戒、交通管制、指挥群众疏散。

  (1)当发现事故时,立即在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维护现场交通秩序,保障污染区域内外道路畅通。

  (2)保护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对出入事故现场的人员做好记录。

  (3)负责组织事故和受波及区域的员工(或群众)疏散和清点人数,报告指挥部。

  (4)负责疏散人员安置工作。

  (三)医疗卫生救护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抢救受伤、中毒窒息人员。

  (1)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治。

  (2)负责护送重伤人员到医院救治。

  (四)对外信息发布组职责:

  其任务是根据事故发展动态,及时向媒体及周边通报事故情况。

  (1)及时向社会救援组织传递安全信息,发布险情,进行现场与外界有效沟通,以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援。

  (2)正确引导媒体,避免不良社会影响。

  (五)资源保障行动组职责:

  其任务是根据事故发展动态,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的应急资金、物资供给、交通运输保障、供水保障、供电保障等工作。

  (1)制定应急资金、物资调拨、配送方案,保障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

  (2)安排事故应急救灾资金,组织实施资金分配和资金拨付,对救灾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救灾款及时到位。

  (3)负责调动应急救援过程物资运送和人员疏散所需车辆。

  (4)负责处理事故现场用水的调度。

  (5)负责处理事故现场供电故障的处理或实施临时断、送电作业的调度。

  ()应急通讯组职责

  (1)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通信保障,根据应急救援过程的通信需要提供通信服务,确保畅通。

  (2)负责对内对外联系,上传下达,准确报警。

  (七)事故监测与评估组职责

  负责对污染区域内的燃气浓度、噪音等进行环境即时监测,确定危险物质的成分及浓度,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

  (八)后期处置组职责

  (1)负责核实伤亡人员数量、姓名、身份等基本情况,并及时上报;

  (2)负责受灾人员的安置,伤员及家属的慰问、安抚,抚恤、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

  (3)负责对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清点、核算、理赔;

  (4)负责污染物处理、恢复生产秩序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保证社会稳定。

四、应急响应 1、信息报告

  1.1、信息接收与通报

  分公司24小时干部值班,设有24小时值班电话。任何人员和单位接到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均应立即报告。

  具体联系电话为:

  清河分公司24小时干部值班电话:024-73338333

  分公司总值班:经理纪光莹电话:15898021335

  客服部分管副经理:马金龙电话:15042019090

  巡线、场站分管副经理:史宏伟电话:13019919321

  总公司各部门值班电话:

  热线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96177

  调度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24—74858039

  夜间干部值班室电话:024-74858066

  应急办公室电话:024-74858029

  安全及风险经理肖祉仲电话:18841000789

  安全副总周浩电话:15941050101

  1.1.124小时值班员接报警内容:

  、接警人员接报警后,应询问以下信息:

  发生了什么;

  发生的时间、地点,造成的后果;

  事件现场的环境情况、天气、地貌等;

  是否存在可能受影响的人群、设施、公共设施等;

  现场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需要什么帮助;

  报告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24小时值班人员应确认事件是否发生,评估情况,立即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记录。如果事件影响向下游客户供气,还应通知维修所、客服部按照相应程序通知下游客户;

  、在事件通知过程中,如果不能与相关领导取得联系,应通知其指定属理人或其上级领导;

  d)、任何员工从任何渠道获悉任何紧急事故,应马上报告本部门领导,员工不得假定有关部门已获悉有关信息而放弃联络。

  e)、部门领导在接到报警的同时,及时通知部门有关主要人员立即赶赴现场。

  1.1.2、当发布预警后,现场指挥应将发布预警的工作安排予其他指定人员,但每次信息的传递必须得到现场指挥或总指挥或其指定人授权,不能擅自决定发放任何信息。

  1.1.3、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各有关紧急应变程序会相继启动,这阶段首先要判断事故本身是否后构成或演变成重大的危机。现场指挥员需前往事发现场,在视察过事件情况后,决定是否需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现场总指挥判定应急响应级别后报总指挥(副总经理,)由副总经理或指定发布人宣布应急响应等级,各级应急组织的最高负责人,都负有对应急响应级别进行初步判断,并逐级上报的职责。

  1.1.4、正式事件通知,应包括事件的级别、事件的简要说明、人员伤亡情况,以及预计对财产及环境造成的损失或损害。

  1.2、信息上报

  1.2.1、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和程序报告总指挥。情况紧急时,可以直接向安全应急管理局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公共事业科或110119120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报告。

  1.2.2、各分管副经理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指示公司应急指挥部,应当于1小时内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公共事业科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在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时,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补报。

  1.3、报告内容

  事故报告人在向上级报告事故(事件)时,应报告以下内容:

  ①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②事故类型;③事故伤亡情况及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④事故的简要经过;⑤事故发展趋势,事故现场风向、可能的影响范围、后果,现场人员和附近人口的分布,其他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的情况;⑥事故现场应急抢救处置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事故的可控情况及消除和控制所需的处理时间等;⑦事故初步原因判断;⑧需要启动场外应急救援的事宜;⑨事故报告人所在单位、姓名、职务和电话联系方式。

  2、信息通报

  当发生泄漏事故、火灾、爆炸事故;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或公众人员的,应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受影响的相关单位和公众人员。向邻近受事故影响的公众人员、周边其他单位发出紧急信息时,必须由总指挥或其它授权人负责执行,在需要时可找现场公安消防协助。

  2.1、当发生下列事故时向外部预警:

  (1)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发生泄漏事故;

  (3)燃气供应中断.

  2.2、事故预警方式、方法:

  发生事故后,向相关应急人员和领导、公司应急办公室电话或手机、微信、短信预警。公司应急办公室接到应急预警电话后,电话向政府有关部门预警。

  2.3、信息发布程序:

  2.3.1、信息发布由应急指挥部发布。

  2.3.2、值班人员接到预警信息,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应急办公室向总指挥报告。

  2.3.3、应急救援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预警级别后,通知应急指挥部统一发布预警信息,通知事故相关部门启动预警信号(或按警铃)。各应急组织与部门根据发布的预警级别,开展应急通报、救援与人员疏散工作。

  2.4、预警发布内容: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位置、事故性质、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相关单位及通报责任人

序号

相关单位

通报责任人

1

管道周边受影响单位

经理:纪光莹

2

工商业受影响单位

客服主任:杨晓娜

五、信息处置与研判 预警级别、信息传递流程及分级指挥

预警级别

接警部门

报告方式

报告时限

报告对象

现场指挥/总指挥

红色预警

1

热线中心

调度中心

通过电脑系统转票,电话通知,电子邮件。

即时上报

站所长、分公司夜间值班干部(夜间)、部门经理、主管副总、风险管理部、安全副总、总经理、集团、政府相关部门。

夜间时报公司夜间值班干部。

主管副总任现场指挥,总经理任总指挥,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橙色预警

2

热线中心

调度中心

通过电脑系统转票,电话通知,电子邮件

即时上报

站所长、分公司夜间值班干部、部门经理、主管副总、风险管理部、安全副总、总经理、集团政府相关部门。夜间时报公司夜间值班干部。

主管副总任现场指挥,总经理任总指挥组织抢修抢险工作。

黄色预警

3

热线中心

调度中心

通过电脑系统转票,电话通知。

即时上报

站所长、分公司夜间值班干部(夜间)、部门经理、主管副总、风险管理部、安全副总。夜间时报公司夜间值班干部。

部门经理任现场指挥,主管副总任总指挥,负责组织抢修抢险工作。

蓝色预警

4

热线中心

调度中心

通过电脑系统转票,电话通知

即时上报

当班班长、站所长、分公司夜间值班干部(夜间)、部门经理。

部门站/所长任现场指挥,部门经理任总指挥,负责组织抢修抢险工作。

六、预警

  1、预警启动

  1.1、公司事故预警信息来自五个方面:

  公司调度中心SCADA监测监控系统数据变化状况及报警等;

  值班人员对事故的发现;

  来自现场员工及承包商员工对事故的发现;

  来自燃气客户对事故的发现报告;

  来自社会人员及公安、消防等政府机构的信息。

  1.2、预警启动

  1.2.1、公司调度中心SCADA监测监控系统发现压力、温度、流量、罐位、设备的开启和关停状态,数据变化发现异常状况或当某部位的可燃可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0%时,这个部位的可燃可爆气体探测仪将立即报警反馈到值班室,由值班人员立即到报警地点进行排查,直到故障排除。有任何异常,由值班室向相关应急部门和总指挥报告。

  1.2.2、值班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定期巡查,发现事故征兆(如泄漏或火灾时),立即向相关应急部门和总指挥报告。

  1.2.3、热线中心接到来自现场员工及承包商员工对事故的发现报告;或燃气客户对事故的发现报告;以及来自社会人员及公安、消防等政府机构的信息。立即向相关应急部门和总指挥报告。

  1.3、响应准备

  1-2级预警:

  接到警报信息报告后,立即启动部门级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集结,调动集结抢险队伍,抢险车辆、携带装备仪器设备等抢险物资,赶赴现场并保持通信畅通。

  3级预警:

  到达3级预警时,事故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升级,应立即上报总指挥,总指挥与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应急办公室立即通知上级领导和公司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负责人接到预警通知后立即组织抢险队伍,进入戒备状态,抢险人员集结到位,抢险物资、车辆、仪器设备装车,保持通信畅通,随时出发准备增援。

  4-5级预警:

  由总指挥向公司报告后,公司立即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通知上级领导和各应急小组负责人,组织抢险人员集结到位,抢险物资、车辆、仪器设备装车,保持通信畅通,立即出发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1.4、事故预警解除

  1.4.1SCADA监测监控系统发现压力、温度、流量、罐位、设备的开启和关停状态,数据变化发现异常状况或当某部位的可燃可爆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0%时或值班人员通过,视频监控、定期巡查,发现事故征兆(如泄漏或火灾时),或热线中心接到来自现场员工及承包商员工对事故的发现报告;或燃气客户对事故的发现报告;以及来自社会人员及公安、消防等政府机构的信息,需现场排除故障后,经现场指挥确认,向总指挥报告,由总指挥确认险情已彻底排除后,宣布预警解除并通知热线中心、调度中心及相关部门恢复正常运作,属地部门做好复查工作。

七、响应启动 1、响应程序

  1.1、应急指挥机构启动

  1.1.1、蓝色预警(一级事故)

  小量燃气、LNGCNG、四氢噻吩等溢出或泄漏,火警或任何紧急事故,不影响正常运作及不需要外界协助处理。

  1.1.2、蓝色预警(二级事故)

  小量燃气、LNGCNG、四氢噻吩等溢出或泄漏,火警或任何紧急事故,可能或已经轻微影响正常运作,但不需要外界协助处理。

  a、当发生1-2级事故时,事故所属部门站/所长负责组织应急抢修工作,担任现场指挥,部门经理任总指挥,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并根据所发生的事故类别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携带工具、设备、仪器到场,现场采取有效的警戒、防护、关闭主要阀门、切断气源、关闭电源,撤离无关人员等措施。

  b、应急资源协调

  当公司发生1-2级事故后,为防止事态升级,部门经理立即通知本部门应急小组成员进入戒备状态,保持通信畅通,根据事故类型组织调配部门相应的应急人员、车辆、物资、仪器、设备随时准备事态扩大时立即采取行动,赶赴现场进行支援。

  1.1.3、黄色预警(三级事故)

  小量燃气、LNGCNG、四氢噻吩溢出或泄漏,火警或任何紧急事故,已经轻微影响正常运作,但不需要外界协助处理,

  a.当发生3级事故时(或1-2级事态扩大时),事故所属部门经理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担任现场指挥,主管副总任总指挥,启动部门级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并根据所发生的事故类别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到场,现场采取有效的警戒、防护、关闭主要阀门、切断气源、关闭电源,撤离无关人员等措施。

  风险管理部(应急办公室)接到报告后,通知公司各应急小组成员进入戒备状态。

  b、应急资源协调

  当公司发生3级事故时,事故所属部门经理和主管副总负责组织应急抢险、抢修工作,调配部门内、各站所相应的人员、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物品、车辆到达现场做好抢险、抢修工作。

  风险管理部(应急办公室)接到属地部门报告,到达3级预警时,事故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升级,应急办公室立即通知上级领导和公司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随时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各应急小组负责人接到预警通知后立即组织抢险队伍,进入戒备状态,抢险人员集结到位,抢险物资、车辆、仪器设备装车,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出发准备增援。

  1.1.4、橙色预警(四级事故)

  大量燃气、LNGCNG、四氢噻吩溢出或泄漏,火警或任何紧急事故,可能或已经波及厂区范围以外的地区,且立即需要外界协助处理,但不会实时影响公众。

  1.1.5、红色预警(五级事故)

  大量燃气、LNGCNG、四氢噻吩溢出或泄漏,火警或其它任何紧急事故,可能或已经波及厂区范围以外的地区,并影响公众,而立即需要外界协助

  a.当公司发生4级或5级事故时,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开清分公司应急队伍继续进行抢修抢险,但应与公司增援队伍密切协同。由主管副总经理担任现场指挥,总经理任总指挥,应急办公室(风险管理部)通知公司各应急小组负责人进行应急响应,召开应急会议,协调各方资源。公司总经理立即以电话、短信或电邮方式通知东北区域负责人、东北区域安全风险总监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特殊情况,可直接向集团负责安全及风险管理工作的高级副总裁及其署理人报告。

  b.应急资源协调

  当公司发生4-5级事故时,总经理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全面调配公司内部所有应急抢险的人员、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物品、车辆做好抢险、抢修工作,当事故的严重程度超出了我公司的承受能力,在不能独自承担完成应急救援的情况下,公司总经理根据现场应急救援实际情况必要时,启动紧急互助计划,请求集团、政府给予支援。

  每一部门需制定重要资源的有关紧急处理流程,以保障其内部重要数据或文件,例如管网图则、工作流程图、设计及规范、技术或商业性的敏感数据等,并考虑加设各类重要文件或项目的保护措施,防止意外受损。可利用复印机、摄影机或其它合适方法,将重要文件制成复印件,贮存复印件时应远离有潜在危险的地方,或分别存于不同地点。

八、信息公开 1、发布消息

  当紧急事故发生后,所有相关人员(如值班人员、现场指挥/总指挥及公关人员)对媒体及客户作出一致的响应,无论是所申述的立场或所表达的内容重点,均不得出现矛盾。

  应急指挥部制定信息发布的具体方案,由爱情副总或安全风险总监负责及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就社会关注、大众关心的与事故相关的消息,向社会和新闻媒体实事求是,准确及时公布,第一时间为外界提供事故的最新进展,与权威新闻媒体合作,及时澄清事实真相,制止谣传,正确引导媒体和公众舆论,减少事故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向公众树立负责的企业形象。

  遇第四、五级事故,公司须对外发表新闻稿,新闻稿由办公室或风险管理部起草,经副总指挥审核、总指挥批准后方可发布,要确保新闻稿在事故发生两小时内发出,公布公司在当日做出的安排。视情况,在事故发生后五至六小时内或在事故发生后翌日发出第二份新闻稿,内容须集中在与事故有关的事实、对燃气供应及客户的影响、抢修及恢复供气的进度、以及补救或预防措施。视情况,在事故发生后2430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在事故发生后第三日或在适当时候向媒体发出最新情况的资料。

  1.1、信息通报原则

  1.1.1、跟踪事故发展动态,及时准确地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向周边通报事故情况。

  1.1.2、正确引导媒体,避免不良社会影响。

  1.2、信息发布内容

  1.2.1、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

  1.2.2、事故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

  1.2.3、事故的影响等;

  1.2.4、事故救援进展情况以及补救或预防措施。

  1.3、应急救援

  当公司发生4级或以上的严重事故时,公司负责人立即根据公司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其主要应急疏散要求如下:

  1.3.1、无论在公司范围内或其它地方发生的紧急事故,首先到达事故区域人员应及时将所有不直接参与处理紧急应变行动的人员或公众人员必须尽快撤离受影响现场。

  1.3.2、现场应急指挥部成立后,现场负责人有责任确认疏散范围是否足够,并疏散应该疏散的人员,必要时请求警察或当地政府执行疏散工作。

  1.3.2制定疏散计划,确定疏散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应考虑危险区域的大小;当有必要撤离现场时,必须注意,住在疏散区以内的人员朝危险源的上风向或沿侧风撤离;只要认为有必要疏散,就必须尽早请求当地政府和公安警察的紧急援助;必要时应考虑设立临时庇护所,或确定被疏散人员与事故现场的安全距离;

  1.3.3实施疏散计划,人员疏散需要在当地政府和警方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完成;如有必要,撤离应尽早开始,直接撤离到危险区以外的地方;为撤离人员提供临时庇护所;只要有可能,在退出危险区之前,熄灭点火源。

  1.3.4疏散距离的确定应考虑泄漏气体的喷射方向和风向,一般情况下,疏散

  时应背离事故点向上风向或侧风向疏散,但不宜沿管线方向疏散,疏散距离必须到气体的扩散范围以外,上风向一般不小于300米,侧风向一般不小于500米,下风向一般不小于800米。

  1.3.5确定气体火灾的疏散区域应考虑到火焰的方向和大小、热辐射的强度、

  周围设施或建筑物着火的可能性、风向和风速。

  1.3.6在公司范围内进行紧急疏散时,将人员疏散到预设一处安全集合地点,并在集合地点设置显眼的疏散告示牌,方便被疏散人员疏散引导。

  1.3.7紧急集合点必须有专人驻守,维持现场秩序及进行点名工作外,还要与总指挥保持联络,以协助寻找失踪人员。

九、后期处置 1、善后处置

  紧急事故处理完结后,只可由总指挥宣布解除紧急戒备。即使事故的危机已受控制,在重返现场时必须加倍小心,切勿立即进入事发地点作善后修复、搜集证据或启动设施等,应先彻底检查现场环境,待确定安全后才可进行有关工作。

  由风险管理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包括污染物处理、生产秩序恢复、医疗救治、人员安置、善后赔偿、应急救援评估等内容。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保证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2、社会救助

  综合行政部做好政府、社会团体和慈善组织等的救济物资的接收、使用和发放等工作。

3、保险与理赔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风险管理部与保险机构联系,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

4、事故的调查与分析评估

  4.1、紧急事故消除后,由总经理委任,安全副总牵头成立事故调查组,成员由相关部门经理、相关技术人员、风险管理部、审计采购部、工会组成,进行事故调查与分析,包括:评估事故损失、发生紧急事故的原因、抢修行动的成效、预防意外事故的措施及提出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等,形成调查报告,提交总经理、港华集团、政府相关部门。

  4.2、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应急工作组应对本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应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并书面报应急办公室,由应急办公室汇总,对应急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对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进行修正。

5、事故总结

  5.1、由事故调查组组长组织,召开相关人员专题会议,提出突发事故调查意见,评估突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形成书面材料,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整改措施。

  5.2、公司安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对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存公司档案备查,并在全公司通报。

6、事故后的教育

  事故调查总结报告完成后,应对公司内的相关员工进行一次关于此类事故处理的培训教育,使他们明白事故发生的原因、预防与处理措施,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十、保障措施 1、公司紧急应变控制中心

  1.1、紧急控制中心设于公司三楼,作为公司在应急期间的总指挥部,是公司紧急应变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应急会议的地点,所有事故讯息均由紧急控制中心接收和发出。

  1.2、预备紧急控制中心设在公司一楼。

  1.3、紧急控制中心应备有足够通信器材,可与受影响地区及外界联络,包括向公众发放消息;应存有公司应急预案及相关档案、紧急应变小组人员的通讯簿、所有应急器材、抢险设备及存放地点清单(见附录:十一)。

  1.4、在发生任何紧急事故时,紧急控制中心由总指挥、事故紧急应变小组及特别指定的人员留守,并应列为禁区,不准未经许可员工及访客进入。

2、调度中心

  公司调度中心设在办公楼三楼,利用SCADA燃气遥测监控系统对公司管网输配系统中运行设备的状态、流量以及高中低压管网的压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控,SCADA系统显示各个场站、管网、调压器等设备的运行压力、温度、开关状态的实时数据,具备超压报警、历史数据查看以及管网分布图等系统功能。应急抢险时,调度人员执行命令,实施即时监控,并提供数据以协助公司事故应变组织成员进行决策。

3、现场指挥部

  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目的旨在协调及联系各有关部门在事发现场所作的应急行动,及时向紧急控制中心人员汇报事态最新发展。如事故涉及公司多个层面,控制中心需由有关部门的主管负责掌管,统筹各方的应急行动及恢复供气等事宜。

4、紧急互助计划

  当公司发生大型紧急事故或灾难时,调动所有资源后亦未能应付,公司可启动紧急互助计划,寻找多方面的支援,如:社会各方面、东北区其他合资公司、港华集团等大力支援。东北区域办除提供所需协助外,还会通报并联系其他合资公司/协助单位到场支援。以尽快解决紧急事件,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及降低整体损失。

5、通信及信息保障

  5.1、通讯直接影响到应急预案执行时的速度。所有应急人员配备了手机和应急小组配备了对讲机等通讯设备,所有抢险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同时公司配备固定电话5部实行24小时值班接听,建立微信平台实行网络通信。

  5.2、联络方式:应急办公室负责向总指挥、副指挥报告并通知各组组长;各组组长负责联络本组人员。公司要求所有紧急应变员工包括离开公司管辖范围工作的员工,于紧急事故发生时都应该知道如何联络公司有关主管及尽快与公司联络。

6、队伍保障

  6.1、各级指挥人员应掌握娴熟运作有关紧急应变预案的知识。紧急应变预案及有关文件需存放于公司指定的紧急控制中心内。

  6.2、确定突发事件应急组织机构及抢修人员(见附录八)

  6.3、紧急应变小组成员及署理人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相关的培训,署理人及被署理人更换时要及时通知风险管理部变更备案。

  7、制度保障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理,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公司不定期地组织管理人员或全体员工进行应急救援常识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建立以下相应制度:

  7.1、应急值班制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遇有问题及时处理。

  公司抢险值班类型分为五种,分别是日常白班、双休日白班、夜间值班、节假日值班、特殊时期值班和备班,各分公司自行建立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

  7.2、培训制度:结合“三级”教育制度,每年对应急救援人员至少进行一次培训,每年对全公司职工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做到四懂(懂得危险化学品火灾的危险性、预防措施、安全处置、逃生方法),四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期火灾、会逃生)。

  7.3、应急救援装备、堵漏工具、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保养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4、例会制度:公司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在安全生产会议时,同时布置、检查应急救援工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7.5、演练制度:坚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各站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7.6、请假制度:抢险队员外出时需向所在组组长请假。各组组长、副指挥向总指挥请假。请假人要告知去向、联系电话,请假获准后,须在应急办公室备案。

8、物资装备保障

  8.1、公司购置和储备有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堵漏工具、物资、药品、消防器材、个体防护用品(具)等应急物资,供事故之需。

  8.2、各行动组抢修设备、工具、消防器材、照明设备必须完好,备品备件均配置齐全,并规定定期检查保养,使其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保证随时使用。见附表十一

9、其他保障

  9.1、经费保障

  公司财务部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

  9.2、治安保障

  公司各站点设有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巡逻。发生事故后,主要负责事故区域的治安警戒工作。

  9.3医疗卫生保障

  公司配备有相应的应急药物,提供应急所需。并与其他附近的医院密切联系,一旦发生事故,主要通过医院给予保障。

  9.4、后勤保障:公司配备充足的抢险物资、工具、设备、仪器及多家供应商随时保障供给。

  9.5、交通运输保障:公司现有抢修抢险车辆44辆,一旦发生事故,可随时投入抢险工作中。

  9.6、技术保障:高级工程师1人、注册安全工程师3人、注册二级建造师16人、燃气工程师15人、监理工程师1人、电器工程师1人,提供技术支持保障。

  9.7、气源保障措施:

  1LNG储配站储配日常储备8-15万立方米,用于应急备用气源,当铁岭县、银州区、开清发生紧急情况时,由LNG站进行供气,保证气源。

  2、八宝门站接收中石油天然气,当银州区或铁岭县发生紧急情况时,由八宝门站向银州区、铁岭县区域供气,保证气源。

  3、镇西堡门站接收中石油天然气,当开清、银州区、铁岭县区域发生紧急情况时,由镇西堡门站供气,保证气源。

  4、调兵山首站煤层气5万立方米气源储备。

  5、末站天然气混空设备可随时补充气源

  6、小型减压撬设备,每小时2万立方米气源供应,可供小规模用气需求

  附录一:公司基本概况

  铁岭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开清分公司位于清河区东二台子村,现有员工100人,公司下设5个部门。重点岗位有管网巡线员,客户安检员,客户维修员,保安员,输配工、调压工、驾驶员等。公司现有的气源结构为天然气。重点区域:公司办公楼,开原八宝门站1座,开原铁西输配站1座,管网总长度306公里,高压长输管线总长为25千米,市区中低压管网长为281千米,市区调压站25座。现有燃气用户5万余户,特许经营区域为开原市、开原经济开发区、清河区、清河区工业园区4个区域。

附录二: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的应急预案,按制定主体分为公司级综合应急预案和部门级应急预案;按针对情况、目的和功能分三个层次:

  (一)综合应急预案

  (二)专项应急预案

  (三)现场处置方案

  1、公司级综合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公司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公司级应急预案应详细列出高层人员在发生严重事故时(4级及以上事故)的责任,如调动公司资源、向外界寻求协助、响应媒体等。

  2、部门级应急预案是公司有关部门根据公司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3、专项应急预案是公司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涉及一个或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有关部门组织公司力量制订。

  4、现场处置方案:各部门根据本部门应急响应实际要求,选择制定。

附录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物质危险特性 1.1天然气一般特性

  主要成分:甲烷天然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能被液化和固化。能溶于乙醇、乙醚,微溶于水。易燃,燃烧时呈青白色火焰,火焰温度约为1950°C1立方米天然气爆炸当量相当于0.7-1.4公斤TNT炸药(考虑爆炸系数)。

  灭火剂:干粉、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1.2加臭剂四氢噻吩的危险特性

  四氢噻吩为易燃液体,按《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属甲B类易燃液体,具有易流动性和扩散性,火灾危险性较高。易挥发,挥发到空气中的四氢噻吩易引起中毒,其危险性也越大。所以盛装的容器,如槽车、储罐、管道应有足够的封闭及完善有效的安全附件,以防止泄漏。此外,还应远离火源、热源。

2.主要风险及重要危险源类别:

  公司生产场站发生大量泄漏、火灾或爆炸。

  高压/中低压管网设施发生燃气严重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

  上游供气量比正常需要严重下降,或因事故停止客户燃气供应。

  居民及工商业客户燃气设施发生燃气严重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

  台风、暴雨、暴雪、雷电等极端恶劣气候带来的自然灾害,造成燃气设施损坏影响供气。

  办公场所发生火灾或恐怖袭击及其他保安事件。

  食物中毒或传染病导致大量员工无法正常工作。

附录四:事故风险分析

序号

危险目标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严重程度

风险等级

影响范围及后果

相关部门

1

场站

1、所有站内燃气设施(例如管道、调压设施、阀门、储罐等)发生泄漏

可能(3

紧急(3

中风险

波及场站及周边单位或公众人员,造成财产损失、燃气供应不足、中断、环境污染以及不良社会影响。

铁西站

八宝站

2

2、燃气生产及输配设施场所(包括其生产与非生产区)、危险品运输车等发生火灾或爆炸

很少(1

危急(4

低风险

波及场站及周边单位或公众人员,造成财产损失、燃气供应不足、中断、人员轻伤、重伤或死亡、环境污染以及不良社会影响。

3

3、自然灾害、机器故障、人为造成场站设备设施及输配系统受损

可能(3

紧急(3

中风险

场站内生产输配系统受到影响,造成燃气供应不足、中断、影响供气,造成财产损失,不良社会影响。

4

4、上游气源供气量不足

可能(3

紧急(3

中风险

燃气供应不足、中断、影响下游供气或下游大面积停气

5

管网

1、自然灾害、管网设备、设施受损

可能(3

紧急(3

中风险

造成财产损失,燃气供应不足、中断、影响供气、下游局部或大面积停气,不良社会影响。

巡线班

排查调压班

6

2、所有管网设施(例如管道、调压设施、阀门等)发生泄漏

可能(3

紧急(3

中风险

波及周边单位或公众人员,造成财产损失、燃气供应不足、中断、环境污染以及不良社会影响。

7

3、管网设施(例如管道、调压设施、阀门等)发生火灾或爆炸(包括设施本体或泄漏引致设施附近发生火灾或爆炸)

很少(1

危急(4

低风险

波及场站及周边单位或公众人员,造成财产损失、燃气供应中断、人员轻伤、重伤或死亡、环境污染以及不良社会影响。

8

民用和工商业客户

1、客户设施燃气泄漏

可能(3

紧急(3

中风险

波及周边居民、单位或公众人员,造成财产损失、燃气供应不足、中断、环境污染以及不良社会影响。

维修所

9

2、火灾、爆炸

很少(1

危急(4

低风险

波及周边居民、单位或公众人员,造成财产损失、燃气供应中断、人员轻伤、重伤或死亡、环境污染以及不良社会影响。

10

3、因事故停止工商业、民用户燃气供应

可能(3

紧急(3

中风险

波及居民、单位,造成财产损失、燃气供应不足、中断,影响一定数量的居民和工商业客户供气、使用、生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11

办公场所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感大流行、区域性传染病、食物中毒)

不太可能(2

紧急(3

中风险

影响公司员工正常上班,造成恐慌、伤亡,不良社会影响

综合办公室

12

2、炸弹恐吓、恐怖袭击等保安事件

不太可能(2

危急(4

中风险

影响公司员工正常上班,造成恐慌、伤亡,不良社会影响

13

3、火灾

不太可能(2

紧急(3

中风险

影响公司员工正常上班,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及不良社会影响

  2.4、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对开清分公司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天然气的临界量为50t,因此开清分公司经营区域内无重大危险源。

附录五:事故应变控制中心设备清单

  铁岭港华燃气有限公司紧急控制中心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更新周期

负责部门

1

公司的管网图等数据及相关文件

1

设计院

2

各主要人员联络地址、电话

3个月

综合行政部

3

公司的主要抢险设备资源清单及存放地点

1

风险管理部

4

主要抢险人力资源清单及联络地址、电话

1

风险管理部

5

对外公布的紧急电话

即时

风险管理部

6

用于指挥抢险的车辆

即时

综合行政部

7

公司的应急预案及操作文件

1

风险管理部

8

配备有足够的通讯器材

1

信息管理部

附录六:外界机构联络电话

  1、区域、港华、中华煤气风险管理人员联络电话

姓名

联络电话

备注

赵旭

(港华集团副总裁、东北区总裁)

024-31287777-818

137-0002-9233

zhaoxu@towngas.com

林铭荣

(高级副总裁)

184-2002-0185

MW.Lam@towngas.com.cn

李劲松

(港华集团副总裁)

138-0515-6989li.jinsong@towngas.com.cn

张家铎

(助理副总裁)

024-31287777-805

135-1600-2601

zhang.jiaduo@towngas.com.cn

蔡宏举

(港华集团安全及风险管理高级经理)

024-31261529

138-4009-5235

Cai.hongju@towngas.com.cn

  2、港华燃气东北区域各JV管理人员名单

序号

公司

姓名

职位

办公室电话

手机

传真

1

阜新大力

罗洪志

总经理

0418-2572123

13823539588

0418-2570866

2

周秀勤

副总经理

0418-2537288

15004183127

0418-2570866

3

阜新新邱港华

罗洪志

总经理

0418-2572123

13823539588

0418-2652456

4

周秀勤

副总经理

0418-2537288

15004183127

0418-2570866

5

建平港华

王志峰

总经理

0421-7807187

18904217187

0421-7819395

6

姜玉海

运营总监

0421-7818612

13842199966

0421-7819395

7

大连德泰港华

李浩

总经理

0411-62781700

13840369566

0411-62781709

8

韩军

副总经理

0411-62781703

13998489457

0411-62781709

9

瓦房店辽油天然气

陈斌

总经理

0411-62571961

18524117267

0411-62571970

10

霸广忠

工程副总

0411-62571962

15941190161

0411-62571970

11

公主岭港华

牟学军

总经理

0434-6237603

15834477799

0434-6213145

12

隋成海

常务副总

0434-6864001

13904353486

0434-6213145

13

营口港华

高荣祥

总经理

0417-6160009

15142081907

0417-6160009

14

张洪军

副总经理

0417-6160018

13840760053

0417-6160017

15

铁岭港华

朴成祚

总经理

0410-4858001

13841077666

0410-4858070

16

张福新

副总经理

0410-4858010

15898078866

0410-4858070

17

沈阳港华

孙忠源

总经理

024-62933777

13998307933

024-62902227

18

张少兵

风险经理

024-62909677

13940413538

024-62902227

19

本溪港华

冯国辉

总经理

0414-3282107

18604241600

0414-3282777

20

张大方

助理总经理

0414-3282004

15041469766

0414-3282777

21

阜新港华

罗洪志

总经理

0418-2823729

13823539588

0418-2825289

22

王福庆

副总经理

0418-2822709

13904986127

0418-2825289

23

朝阳港华

王生宏

总经理

0421-7199505

13904217116

/

24

赵建宇

总经理助理

0421-7199502

13008245967

0421-7199500

25

喀左港华

王生宏

总经理

0421-7195518

13904217116

0421-7199550

26

高学民

总经理助理

0421-7087718

13052601605

0421-7087787

27

北票港华

王志峰

总经理

0421-5057187

18904217187

0421-5065519

28

丁有民

副总经理

0421-5064816

15804215598

/

29

齐齐哈尔港华

刘海东

总经理

0452-2222056

13803629998

0452-2220079

30

毛治中

副总经理

0452-2222864

13836222377

0452-2220079

31

鞍山港华

蒋春龙

总经理

0412-8228777

13284126777

0412-8419577

32

贾树岩

副总经理

0412-8991007

13940330098

0412-8419577

33

大连旅顺港华

高荣祥

总经理

0411-86220288

15142081907

0411-62682826

34

祁长明

副总经理

0411-62682848

13998629896

0411-62682826

35

大连长兴港华

仲崇杰

总经理

0411-66528896

13944931187

0411-66528813

36

薛继辉

工程总监

0411-66528891

15942868910

0411-66528813

37

瓦房店金宇港华

陈斌

总经理

0411-62571961

18524117267

0411-62571970

38

霸广忠

工程副总

0411-62571962

15941190161

0411-62571970

39

吉林港华

余云波

总经理

0432-64684466

18604492111

0432-64682500

40

胡春雁

副总经理

0432-64676499

13704315876

/

41

齐齐哈尔企祥港华

王智勇

总经理

/

13766562777

/

42

暂无

/

/

/

/

43

四平港华

牟学军

总经理

/

15834477799

0434-7783078

44

曲柏臣

副总经理

0434-7783071

/

0434-7783078

45

大连德泰港华

付铁令

总经理

041162781700

13304080606

041162781709

46

韩军

安全副总

041162781710

13898489457

041162781709

附录七:抢修抢险组织机构成员及署理人员名单

  1、铁岭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抢修抢险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名称

职务

姓名

手机

名称

职务

姓名

手机

总指挥

朴成祚

13841077666

生产运营部现场处置组

组长

王伟

15841007055

副总
指挥

刘晓妍

15904100008

组员

孙博

13941081597

王新宇

13700100053

孙川

18341067786

张福新

15898078866

彭洪哲

13841051717

赵利民(工程,铁岭县)

(生产、新区)

13904908877

韩军影

15941083616

李大为(银州区)

13700108666

王闯

13464181862

马文和(生产)

13304908787

工程公司现场处置组

组长

刘勇

18841033333

陈宝库(开清)

18804105566

组员

张洪涛

15941050073

崔越(技术)

13700101974

谷好田

18741076757

应急办公室

主任

周浩

15941050101

黄贞男

15042083300

组员

詹强

13604100180

王晗

15141011259

宋放

18841019186

王子天

13394100866

国天阳

13704908383

刘东磊

15941031705

通讯联络组

组长

周浩

15941050101

张岩

13700101317

组员

刘晓丹

13841004334

王铁军

13941050703

李佳桓

15898038627

陆强

15941050116

罗志丹

15841006257

开清分公司现场处置组

组长

纪光莹

15898021335

资源保障组

组长

刘莉

13841047767

组员

邢立冬

15141009911

组员

刘丽

13941058977

史宏伟

13019919321

张鸿森

18841001799

马金龙

15042019090

王大鹏

15804106567

关世豪

13841017829

事故监测评估组

组长

崔越

13700101974

齐秦

13841088844

组员

王伟

15841007055

李飞

15241041781

刘忠武

15941049999

王志民

15898078910

刘伟

15941055706

铁岭县分公司现场处置组

组长

刘忠武

15941049999

纪光莹

15898021335

组员

肖祉仲

18841000789

张洪涛

15941050073

谷昕

15941092992

宋放

18841019186

张亚楠

15050800966

对外信息发布组

组长

张福新

15898078866

李东升

13500409165

组员

周浩

15941050101

韩振南

15841061078

刘晓丹

13841004334

张全泉

13700100127

陆莹

18741085005

罗婷婷

13841036819

警戒疏散组

各组

组长

李宏亮

18741035680

徐健

15941050098

肖祉仲

18841000789

王飞

15841024575

史宏伟

13019919321

银州区分公司现场处置组

组长

刘伟

15941055706

黄贞男

15042083300

组员

李宏亮

18741035680

彭洪哲

13841051717

顾浩然

15542066266

支援

组长

詹强

13604100180

田大川

18741096019

医疗卫生救护组

组长

李宏亮

18741035680

朱军

15941050276

谷昕

15941092992

闫丽洁

15941050048

邢立东

15141009911

肖丽

13700109549

谷好田

18741076757

温德印

15241703350

孙川

18341067786

洪之涛

13841035921

支援

组长

刘莉

13841047767

后期处置组

组长

刘晓妍

15904100008

刘丽

13941058977

组员

周浩

15941050101

俞宏伟

18341083330

刘丽

13841047767

宋放

18841019186

刘晓丹

13841004334

控制中心

电话

传真

客户服务热线

96177

调度中心

74858039

公司紧急控制指挥中心

74858042

74858042

后备紧急控制中心

74858043

74858043

公司干部值班室(24小时)

74842589

抢险办公室(风险管理部)

74858028

  值班人员接到抢险指令,首先通知抢险办公室主任。

  4、开清分公司抢险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岗位

手机号

1

周海明

维修所长

15941057600

2

李响

维修班长

13464480932

3

赵惊雷

维修员

13470155966

4

何洪涛

维修员

15042042668

5

陈东海

维修员

15241064229

6

张新岩

维修员

15941043977

7

包文波

维修员

13591084909

8

耿旭

维修员

15524077217

9

陈达

维修员

13841038688

10

王傲

维修员

15904101120

  附录八:应急预案定期评审制度

  一、编制目的

  为及时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实现公司应急预案之间的有效衔接;增强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编制依据

  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3、《港华集团紧急应变基本要求指引》

  《港华集团应急预案》

  三、适用范围:

  铁岭港华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

  四、评审形式:

  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

  五、评审程序:

  (一)评审准备。成立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落实参加评审的人员,将应急预案及有关资料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人员。

  (二)组织评审。评审工作应由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主持,参加应急预案评审人员应符合要求。应急预案评审工作组讨论并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三)修订完善。认真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评审意见要求重新组织评审的,对应急预案重新进行评审。

  (四)批准印发。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由公司总经理签发。

  六、公司预案评审委员会

  (一)审组成员名单

  组长:张福新

  组员:马文和、李大为、崔越、周浩、张鸿森、詹强、宋放

  (二)工作职责

  1、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集团要求以及公司工艺变化的实际情况,对公司及各部门编制的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进行评审;

  2、针对预案中存在的不足项,提出整改修订的意见;

  3、对经评审合格的应急预案建议公司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实施。

  七、评审要求:

  1、预案每年修订一次;

  2、修订预案后评审小组重新进行评审;

  3、预案评审合格后提交总经理,签发应急预案;

  4、预案评审后根据当地政府部门相关要求进行备案。

  附表:

  铁岭港华应急预案评审

  ______年月日,由组织公司对编制的
xx应急预案》进行了评审。经与会人员认真审核,形成如下意见:

  该预案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部门和上级单位规范性文件要求;具备《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和港华集团紧急应变(应急预案部分)基本要求指引所规定的各项要素;紧密结合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析;切合我公司的工作实际,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相适应;组织体系、信息报送和处置方案等内容科学合理;应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切实可行;

  经与会人员一致讨论决定,该预案评审意见为。

  审核组成员签名:

序号

姓名

签名

序号

姓名

签名

1

6

2

7

3

8

4

9

5

10

  年月日

  铁岭港华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备注

总则

编制目的

编制目的明确,内容简明扼要。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编制依据

a)引用文件均为应急预案编制时期最新版本。

b)不越级引用预案,做到应急预案衔接。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适用范围

a)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明确。

b)适用的事故类型和级别明确。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应急预案体系

a)能够清晰描述本单位的预案体系构成;

b)应急预案体系基本能够覆盖本单位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应急工作原则

a)能够体现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平战结合、快速响应的特点。

b)注意与上级主管和政府相关部门或其他外部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c)内容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危险性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a)内容清晰,突出单位性质以及与危险性有关的设施、装置、设备,以及重要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等。

b)能够达到让各方应急力量(包括外部应急力量)事先熟悉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a)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性。

b)能够对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进行分析。

c)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a)能够借助组织结构图表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的构成情况。

b)明确体系成员单位在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

c)规定的工作职责合理,相互衔接。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指挥机构及职责*

a)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的构成情况。

b)明确应急救援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急救援小组及其相应职责。

c)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准备工作明确。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预警及信息报告

预警行动

a)能够按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预警。

b)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能有机衔接。

c)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信息接收与通报*

a)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

b)明确单位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及要求。

c)明确本单位内部事故信息的通报流程。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信息上报

a)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及通信方式。

b)明确本单位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的内容和时限。

c)信息上报内容和时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信息传递

a)明确事故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单位发出通报的方式、方法。

b)x

c)信息的通报或请求信息的发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应急响应

响应分级*

a)应急响应分级清晰,符合企业实际。

b)响应分级能够体现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

c)明确事故状态下的决策方法,以及应急行动程序和保障措施。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响应程序*

a)响应程序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和扩大、减少事故影响。

b)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c)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d)能够辅以图表等方式提高应急响应程序的直观性。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应急结束

a)明确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事宜。

b)明确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后工作总结和向有关部门报告。

e)明确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责任人和程序。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信息沟通与后期处置

b)明确事故发生后,与外界进行沟通的责任人,以及具体办法。

a)明确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处理、生产恢复、善后赔偿等内容。

b)明确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保障措施*

b)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单位或人员的通信方式,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c)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以及存放位置、并规定应急装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措施,以保证其有效性。

d)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障方案。

e)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保障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培训与演练

a)明确对本单位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计划、方式方法。

b)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

c)明确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

d)高危行业企业要针对生产事故易发环节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预案演练。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奖惩

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附则

术语和定义

a)若预案中,有生僻术语,应进行术语的解释或定义。

b)术语的定义力求简单易懂,避免晦涩深奥。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应急预案备案

a)明确本预案的报备部门,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

b)相关内容应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制定与修订

a)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b)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条件和年限。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生效实施的具体时间。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铁岭港华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备注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a)能够客观分析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性。

b)能够对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进行分析。

c)能够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b)能够体现应急工作统一指挥、快速响应、平战结合的特点。

c)注意与上级主管和政府相关部门或其他外部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d)内容言简意赅、重点突出。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

a)能够借助组织结构图表描述本单位的应急组织体系的构成情况。

b)明确体系成员单位或领导在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c)规定的工作职责合理,内容不缺失、错位或冲突。

d)职责划分相互衔接,体现应急联动机制相关要求。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指挥机构及职责*

a)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的构成情况,并能体现相互之间关系。

b)明确应急救援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应急救援小组及其相应职责。

c)规定的工作任务及职责,不缺失、错位或冲突。

d)充分考虑到可能影响正常应急指挥的不利因素,以及做好的应急准备。

e)各应急救援小组的设置合理,配置的人员数量和水平合适。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处置程序

预警行动

a)能够按照事故发生的紧急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进行预警。

b)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能有机衔接。

c)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及流程。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信息报告程序*

a)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b)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c)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d)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e)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响应分级*

a)响应分级层级清晰,简单,顺序合理,且是把Ⅰ级定为最高级响应。

b)响应分级能够体现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态势的事故,应急救援的规模和处置方案也随之变化的特点。

c)明确不同响应分级的多种判断依据,

d)明确不同响应分级条件下的决策方法,以及对应的行动程序和应急资源保障措施。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响应程序*

a)响应程序制定立足于控制事态发展和扩大、减少事故影响。

b)明确救援过程中各专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程序。

c)响应程序描述的内容力求简单易懂、表达直观清晰。

d)明确扩大应急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e)响应程序符合专业性的应急救援技术要求,科学性强,且便于操作。

f)能够辅以图表等方式提高应急响应程序的直观性。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处置措施

a)针对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合理,符合相关专业的技术要求。

b)紧密贴合单位实际,措施可行。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a)能对专项事故应急过程中所需的物资和装备,提出明确保障要求或工作措施。

b)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内容切实可行,并贴近单位实际。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铁岭港华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备注

事故风险分析*

a)对作业现场风险描述和分析比较全面,明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危害程度。

b)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c)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d)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e)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应急组织与职责*

a)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b)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与同单位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具体。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应急处置*

a)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b)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c)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事故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注意事项

a)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b)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c)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d)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e)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f)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g)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评审项目

评审内容及要求

备注

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

的联系方式

a)列出应急工作中需要联系的部门、机构或人员的多种联系方式,并保持最新。

b)应列出所有参与应急指挥、协调活动的负责人员的姓名、所处部门、职务和联系电话,并定期更新。

c)应急预案各级联系列表均应当将首要联系人列在首位,并按照联系的先后次序排列所有联系人。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

a)以表格形式明确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清单应当包括种类、名称、数量以及存放位置、规格等信息,以利于在紧急状态下使用。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规范化格式文本

信息接报、处理、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清晰、简洁和合理。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a)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

b)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

c)应急救援指挥位置及救援队伍行动路线;

d)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的标识;

e)相关平面布置图纸等。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附录九:紧急应变演习记录表

  铁岭港华燃气有限公司紧急应变演习记录表

演练主题

记录人

地点

日期

时间

演练参加单位:

演练内容:

演练过程概况(详细记录事故处理的关键节点,配以照片说明)

演练总结(含演练中的不足项、整改项、改进项)

演练总结中不足项的跟进

演练组织者

演练负责人

日期

日期

  铁岭港华事故预案综合演练报表

年事故预案综合演练报表

项目

内容

备注

企业名称

预案演练项目名称

预案演练事故级别

三级□四级□五级□

预案演练事故类别

桌面演练□现场演练□综合演练□

预案演练内容简述

预案演练时间

预案演练地点

参与总人数

参与部门

政府及其他参与单位名称

有否事前宣贯演练方案

有□否□

有否演练总结

有□否□

演练总结简述(包含重点及需要改进方面)

表现突出点:

今后演练中需改进之处:

“预案”及操作流程需改进之处:

总经理签字:

填报人:

填写时间:

  参加演习人员签到簿

编号

部门

姓名(签名)

时间

  附录十:抢修抢险仪器、设备、工具、材料清单

设备及仪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负责人

备注

1

综合气体检测仪

HS660

1

徐岩

抢险库

2

路面钻孔机

1

徐岩

抢险库

3

“四合一”气体检测仪

BX80

1

徐岩

抢险库

4

心肺复苏仪

KBT-1L

1

徐岩

抢险库

5

空气呼吸器

RHZKF8.8-30

1

徐岩

抢险库

6

急救箱

1

徐岩

抢险库

7

破路锤

PL-11

1

徐岩

抢险库

8

电钻

1

徐岩

抢险库

9

防爆鼓风机

BYDF-32

1

徐岩

抢险库

10

三角架

1

徐岩

抢险库

11

全身式安全带

1

徐岩

抢险库

12

防电探杆

1

徐岩

抢险库

13

公牛绕线器

GN-806D

1

徐岩

抢险库

14

担架

1

徐岩

抢险库

15

雷迪8000探管仪

DR8000

1

徐岩

抢险库

16

套丝机

SQ-50B1

1

徐岩

抢险库

17

水泵

1

徐岩

抢险库

19

角磨机

125B

1

徐岩

抢险库

20

大型柴油发电机

STC-30

1

徐岩

抢险库

21

试电笔

100-500W

1

徐岩

抢险库

22

加湿器

2

徐岩

抢险库

23

本田汽油发电机

EG4000CX

1

徐岩

抢险库

24

激光甲烷检测仪

1-8000

1

徐岩

抢险库

25

头顶灯

1

徐岩

抢险库

26

放散器

2

徐岩

抢险库

27

干粉灭火器

4kg

2

徐岩

抢险库

28

安全警示隔离网

4

徐岩

抢险库

29

护栏

4

徐岩

抢险库

30

插排

1

徐岩

抢险库

31

车辆闪烁灯

88E

1

徐岩

抢险库

32

防爆照明灯

5

徐岩

抢险库

33

防爆手电筒

1

徐岩

抢险库

防护用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负责人

备注

1

绝缘鞋

GB12011-2000

4

徐岩

抢险库

2

防静电服

5

徐岩

抢险库

3

安全帽

AT-18

5

徐岩

抢险库

4

反光背心

4

徐岩

抢险库

工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负责人

备注

1

管钳子

8-24

10

徐岩

抢险库

2

活扳子

18-24

2

徐岩

抢险库

3

钢丝钳子

1

徐岩

抢险库

4

卷尺

10

1

徐岩

抢险库

5

两用螺丝刀

1

徐岩

抢险库

6

水柱板

1

徐岩

抢险库

7

铜扳手

18-24

2

徐岩

抢险库

8

铜锤子

1

徐岩

抢险库

9

喷灯

4

徐岩

抢险库

10

手动绞板

1

徐岩

抢险库

11

大锤

1

徐岩

抢险库

12

呆扳手

41-46

2

徐岩

抢险库

13

眼镜扳手

41-46

2

徐岩

抢险库

14

撬棍

1

徐岩

抢险库

15

直埋阀扳手

DN200-DN300

4

徐岩

抢险库

16

铁刷子

2

徐岩

抢险库

备件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负责人

备注

1

三通

DN15

10

徐岩

抢险库

2

三通

DN20

10

徐岩

抢险库

3

三通

DN50

10

徐岩

抢险库

4

内接

DN15

10

徐岩

抢险库

5

内接

DN50

10

徐岩

抢险库

6

外接

DN15

10

徐岩

抢险库

7

外接

DN20

10

徐岩

抢险库

8

外接

DN50

10

徐岩

抢险库

9

活接

DN20

10

徐岩

抢险库

10

活接

DN50

10

徐岩

抢险库

11

活接垫

DN50

10

徐岩

抢险库

12

套筒活接

DN50

5

徐岩

抢险库

13

丝堵

DN15

10

徐岩

抢险库

14

丝堵

DN20

10

徐岩

抢险库

15

丝堵

DN50

10

徐岩

抢险库

16

表前阀

DN15

5

徐岩

抢险库

17

表接头

100m³

2

徐岩

抢险库

18

表接头

65m³

2

徐岩

抢险库

19

表垫

民用表

10

徐岩

抢险库

20

镀锌管

DN15

10

徐岩

抢险库

21

镀锌管

DN20

10

徐岩

抢险库

22

镀锌管

DN50

10

徐岩

抢险库

23

生料带

20

徐岩

抢险库

24

黄甘油

10

徐岩

抢险库

25

钻头

2

徐岩

抢险库

26

角膜钢刷

8

徐岩

抢险库

27

排查机钻头

5

徐岩

抢险库

28

自喷漆

7

徐岩

抢险库

29

焊条

1

徐岩

抢险库

30

照明灯泡

40W

4

徐岩

抢险库

31

红色警示灯泡

10

徐岩

抢险库

32

防爆接线盒

FWK-1-180

2

徐岩

抢险库

33

液压破路锤头

2

徐岩

抢险库

附录十一、应急车辆数量及司机联系方式

序号

部门

姓名

所驾车型

车牌号

联系方式

1

开清分公司

那功超

别克GL8商务车

MM0605

18841012234

2

开清分公司

刘明超

东风皮卡

MK0187

15330955456

3

开清分公司

耿州

长城皮卡

M0D6D5

13941063733

4

开清分公司

佟庆

长安货车

M6C065

13591621107

5

开清分公司

何洪涛

抢险110

M05493

15042042668

6

开清分公司

陈东海

抢险110

M05493

15241064229

7

开清分公司

赵惊雷

抢险110

M05493

13470155966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