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4.5万亩榛子迎丰收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清河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8日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眼下我区的榛子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丰收季,漫山遍野的榛树上挂满了饱满的果实,不仅飘出了浓浓的“果香”,更让村民们尝到了增收致富的“甜香”。

  走进杨木林子镇养马大屯村周玉萍家的八十亩榛子林,连片的榛树枝繁叶茂,沉甸甸的榛果挤在枝头,有的还带着淡淡的黄褐色外壳,透着成熟的气息。林间,十多位村民正提着竹篮、拿着剪刀忙碌,剪下的榛果放进袋子里,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袋,丰收的喜悦在林间蔓延。

  周玉萍从2008年种下第一棵榛子苗起,她已经和这些果树相伴了十多年。如今,这片榛子林早已进入盛果期,虽然种的是野生榛子品种,每亩产量只有100多斤,比改良品种少一些,但凭借着果仁脆爽、香味浓郁的优势,一直很受市场欢迎。

  周玉萍的榛子林,是我区榛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把榛子种植作为特色产业来培育,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让越来越多农户加入到榛子种植队伍中。如今,全区榛林面积已经扩大到4.5万亩,年产榛果1300吨,平均亩产超60公斤,产值达到0.52亿元,小小的榛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富民果”。

  近年来,我区还培育了10家榛子加工销售企业,从简单的筛选、包装,到深加工成榛子仁、榛子粉等产品,让榛子的“身价”不断提升。这些清河榛子还走出了辽宁,远销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年加工销售量达500吨,销售额突破0.3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一户的“小丰收”到全区的“大产业”,我区用一颗小小的榛子,串起了农户增收、产业发展的链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