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保障粮食稳产丰产、促进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区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据了解,保护性耕作技术取消了传统秸秆清理、旋耕起垄的耕作模式,秸秆均匀覆盖在农田上,有效减少了土地的风蚀和水蚀,起到保护生态、节本增效,遏制土地退化,增加土壤有机质,保障粮食增产增收等作用。
与此同时,我区还制定了《清河区2022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成立了保护性耕作工作领导小组,并建设了3个村级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目前,我区的保护性耕作地块已逐级建立村、乡、区三级保护性耕作实施台账,安装了监测终端23台,监测作业地块实施效果面积达到100%。
此外,我区还通过给予补助资金等方式加大保护性耕作推广力度,根据地表播种前秸秆覆盖率在30%以内,给予作业补助38元/亩;地表播种前秸秆覆盖率在30%-60%之间,给予作业补助58元/亩;地表播种前秸秆覆盖率在60%及以上,给予作业补助90元/亩。对于大豆、花生、杂粮等作物实施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具体标准参照玉米的各档作业补助标准。